好书推荐: Pancakes, Pancakes – 通过劳作享受获得的成果!

17th 11 月 2020

今天纽顿为大家分享的是艾瑞卡尔 (Eric Carle) 爷爷的作品,相信他的代表作《饥饿的毛毛虫》 和Brown Bear系列绘本在国内也是家喻户晓,此作品更荣获了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当然还包括《Pancakes, Pancakes!》,现代的孩子大部分在家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的情况出现。或许只要孩子喊一声奶奶,妈妈就很快的来到他们身边,甚至听从孩子的指挥,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坏习惯。我们来看看国外绘本是如何教导孩子们通过劳动而获得美味煎饼的吧!

《Pancakes, Pancakes!》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煎饼看似简单,但完全做出来并不那么容易。杰克 (Jack) 的妈妈通过一次次告诉他做煎饼需要准备的材料,让Jack自己亲身去麦田割稻子,把稻子拿到磨坊,用连枷打出谷粒,把谷粒磨成面粉,给母鸡喂米等待生蛋,挤牛奶,把奶油捣成黄油,拾柴生火,去地下室取草莓酱。Jack把所有准备工作得心应手的完成了,妈妈便给他做了香喷喷的煎薄饼。有关英文学习书中出现了一连串的名词和动词的词汇,如:rooster (公鸡)、flour (面粉)、sickle (镰刀)、grind (研磨)、scoop (勺子)、cellar (地下室)等。

其中还有一页详细介绍了磨坊的工作原理,孩子们通过图文就能了解谷粒磨成面粉的整个过程。Jack还善于与磨坊主沟通,不仅掌握生活技能,不畏艰苦的劳动,而且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人惊叹!作为妈妈,我深切感受到Jack是个非常勤劳的孩子,没有任何怨言,每件事情他都是很自然的去完成。Jack的妈妈稍微举重若轻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在这里,小编不禁的看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在国内多数是妈妈包办长辈代劳的家庭关系下培养孩子,他又如何变成独立的个体呢?而在外国文化中,你想要吃煎饼?没问题,但需要帮忙准备食材。当孩子提出要求后,父母以建议的方式要求孩子付出某种行为。我们能像杰克妈妈那样,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放手即是对他们的尊重,让质朴的道理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行为里,渐而渐之便培养出优秀的个人品质。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是孩子在准备食材的过程中,一步步的理解食物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从而理解父母,怀有感恩的心,尊重劳动。也许书中的画面很多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无法做到如Jack般亲自体会从小麦,牛奶,奶油,鸡蛋做到煎饼的全过程。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例如可以帮忙拿东西、搅拌奶油或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收获做煎饼的做法等等,让孩子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学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条理有计划的作好准备。看来吃个煎饼真的不容易哦!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我们应当享受劳动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争取,才有资格享受劳动果实喔!

如欲了解更多有关英文启蒙教育的资讯,欢迎向我们的教育顾问团队查询更多。

图片来源:
1. https://www.ximalaya.com/ertong/16614095/103927615
2. https://www.sohu.com/a/209159038_161603